全运走笔②:从志愿者到体育老记8届全运28年亲历见证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爱体育- 爱官方网站- APP下载
2025-11-13爱体育,爱体育官方网站,爱体育APP下载/爱体育(ATY SPORTS)是全球领先的在线平台[永久网址:363050.COM]提供多种体育赛事的投注和娱乐服务。爱体育,爱体育官网,爱体育APP,爱体育APP下载,爱体育下载,爱体育网页版,爱体育电竞,爱体育百家乐,爱体育百家乐,爱体育真人,无论您是足球、篮球、网球、棒球还是其他体育项目的爱好者,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并提供最好的博彩体验。立即注册aty,尽享丰富的乐趣!11 月 10 日,十五运迎来开幕后的第一个比赛日,这是全运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合办,也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万千气象。掐指一算,笔者竟然先后以志愿者、媒体学徒工和体育老记的身份,亲身参与了 “上海八运会” 到 “大湾区十五运” 的整整八届全运赛事。回头再看,笔者亲历的这八届全运会,不仅记录着新中国体育的跨越式发展,更折射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下的社会发展、时代进步。
1997 年,上海体育事业不断蓬勃发展,见证这座城市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飞速发展,笔者考入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立志当一名体育新闻工作者。
入学后的第一个任务,直接担任学校承办摔跤项目比赛的看台志愿者 —— 这一年,上海举全市之力举办第八届全运会,每个人都为这项体育盛事付出全部,力争给全国人民奉献最精彩的比赛。八运会首创了两个 “八万”—— 新建举办开闭幕式的八万人体育场,新推出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由八万人参与的志愿者服务 —— 笔者算是八万分之一。
上海举办的八运会,还开创了自募资金办赛的先河。面对国家拨款仅 8000 万元、组委会预计资金 60 亿元的经费缺口,上海人发挥 “脑子活络” 的优势,组委会采取市场化方式,通过广告招商、体育产品拍卖、体育包厢出售等方式,顺利募集到八运会举办资金。这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探索,开启了上海体育产业发展之门,推动了上海乃至全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2001 年,九运会叠加 2008 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三件大事,意味着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全新阶段。九运会在全国首次出售全运会的广播电视报道权,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出资购买了九运会的广播电视报道权。
其次,在全国首次开发了 “体育电子游戏”,植入 “第九届全运会电子火炬网络传递”,首次创作了 “电子火炬”。首次在全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中实现了总冠名赞助。首次在全运会市场开发中进行了 “公司化运作”,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笔者个人看来,仅仅以体育老记采访全运会报道的软件、硬件变化为例,就足以见证全运会既是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演变的缩影,更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成长、时代进步的见证。1997 年上海八运会举办前夕,笔者作为大一学生被抽调到《青年报》,参与一项紧急任务 —— 为主新闻中心的 “信息资料库” 提供体育明星人物稿件素材。
那个年代,别说网络还没普及,电脑都是新鲜事物,全国体育记者的发稿主要还是靠 “爬格子”。八运会组委会对接奥运会媒体服务的高标准,全球体育记者都可以享用信息服务,所以直接 “土法上马”,让部分体育记者带着一批大学生,通过翻阅厚厚的《中国体育报》《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再摘抄部分核心内容,为每一个参赛运动员尤其是明星选手撰写一篇人物通讯素材稿。
这些素材会被录入全运 “信息资料库”,全国体育记者只要有需要,就能打印或用磁盘拷贝作为素材使用。笔者花费约 30 分钟整理了一篇关于上海网球名将夏嘉平的素材,竟被带教老师点赞并直接通过,第一感觉是骄傲自豪: “我也为八运会尽了一份力”。
28 年之后,笔者来到十五运主新闻中心,仅仅是媒体服务的标准和水平,早就鸟枪换炮,甚至直接跃升到奥运会标准。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原新华社体育部副主任周杰介绍,本届全运会首次搭建供注册媒体使用的十五运会信息服务平台 “网上新闻中心” INFO 系统,免费向记者提供内容丰富、及时、多语种文字和图片素材服务,助力 4000 多位赛会注册记者传播好全运故事、广东故事、大湾区故事。
笔者通过密码登录 INFO 系统,发现新华社参与的这项媒体服务,为所有注册媒体提供一站式的赛事信息服务,包括媒体通告、赛事消息、即时引语、新闻发布会摘要、综合新闻、官方摄影等动态内容,以及竞赛项目、比赛场馆、运动员信息、历届全运会等背景资料。提供稿件浏览、下载、收藏及分享、搜索查询等功能,方便注册媒体记者随时随地、实时高效获取信息。
相比 1997 年笔者参与用剪刀、文稿纸制作的 “资料库”,28 年后大湾区全运会的 “INFO 系统” 绝对是降维打击。更关键的是,国际奥委会的媒体服务一度是收费的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笔者作为注册记者享受信息和网络服务,需要购买 1 万多元人民币的无线网络硬件设备和信息服务费;这次大湾区全运会,所有信息服务全部免费!
2001 年九运会,当时解放日报体育部的杨仁杰老师带队出征,当年部门配置了两台比砖头还厚重的 IBM 电脑,这已是全国领先的发稿装备。相比老前辈们习惯在文稿纸上奋笔疾书再传真回报社发排,年轻记者能熟练在电脑上打字、并通过慢如蜗牛的电话线拨号上网发邮件回去,似乎已属于 “先进生产力”。
24 年过去了,来到 2025 大湾区全运会,如今很多人电子邮件连一两个月都不看一次,智能手机早就必不可少,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成为标配,外部环境、技术更新的迭代实在太快。在十五运,所有记者都是全媒体记者,现在纸媒记者比拼的是谁的拍摄装备更专业,谁的媒体融合能力更强,谁能提供全网惊奇的爆款作品。
全运会的主办方,需要具备可靠的财政保证、规范的经济秩序和良好的市场开发能力。从 1997 年到 2025 年,全运会主办地从 “北上广” 轮流转到全国开花,本身是中国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携手前行的投射。全运会的举办地最初均由国家指定,从第一届到第四届,全运会一直都在首都北京举办。
200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在陕西进行。在九运会之前,全运会举办地被“北上广”包揽。
此后,随着上海和广东的发展,全运会开始在硬件设施相对完善的 “北上广” 三地轮流举办。从 2005 年的十运会开始,全运会开始采用申办的方式,最终江苏获得了当年的举办权,这也是全运会首次走出 “北上广”。之后,2009 山东全运会、2013 辽宁全运会、2017 天津全运会和 2021 陕西全运会,都见证着一幅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 “中国答卷” 不断展开。
2025 年,十五运在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高度重视,更彰显了三地在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十五运会,有利于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三地规则有效衔接、要素便利流通。
11月9日,广东省体育代表团、香港特别行政区体育代表团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体育代表团在入场仪式上共同入场。 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此外,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拥有联合办赛基础。雄厚的体育实力、经济实力,也为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十五运会提供了坚实保障。近 20 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多地曾成功举办过东亚运动会、亚运会、大运会等多项大型体育赛事,充分证明了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的赛事组织能力和国际化办赛水平。
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强则中国强。从 1997 年的上海八运会、2001 年的广东九运会,再到 2025 年大湾区十五运,整整 28 年,笔者先后以志愿者、学徒工和体育老记的身份,亲历这 8 届全运会发展迈进历程。全运会的变迁发展尤其是媒体记者的环境变化、亲身感受,不仅浓缩着中国体育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也见证着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坚定步伐,更让全世界看到一个越发自信、开放、进取的中国。
原标题:《全运走笔②:从志愿者到体育老记,8届全运28年亲历,见证社会发展时代进步》


